成不了大师,就做好一名匠人
成不了大师,就做好一名匠人
文/真情假锐
小时候被问及“你想成为怎样的 人”时,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:家喻户晓的作家,登峰造极的艺术家,名垂青史的科学家,不一而足。总而言之,大家都想在有生之际,成为一名在某领域傲视群雄 的人物,或通过发明创造让自己铭记于历史,或通过颠覆概念让自己流芳于百世,简单来说,“大师”是我们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定位。
可当我们看清现实的残酷和自身的局限,成为大师的希冀逐渐幻灭,我们不得以“沦为”一名匠人,同芸芸众生一般为柴米油盐劳走奔波。
记得实习期间和同事们吃午饭,就提到了“大师”和“匠人”的区别,我们的看法也形态各异:
有人说:“大师提出问题,而匠人解决问题。”
成不了大师,就做好一名匠人
有人说:“大师纠结于世界观,而匠人拘泥于方法论。”
而我们的创意总监说的一番话,至今让我记忆犹新:“大师们承受了人们难以承受的痛苦和隐忍,乐于牺牲一些常人看来举足轻重的东西。他们耀眼的光环背后,暗含着我们难以理解的选择。其实只要勇于放弃和牺牲,再普通的人也有很大机会成为大师。”
仔细想来,道理的确如此。除去与生俱来的天赋,和千载难逢的灵感,大师们的出身和经历也值得玩味。那些被奉若神明的大师们,或出身于家财万贯的富豪家庭,不用为吃穿用度绞尽脑汁,自然乐于将生命投入到至高无上的事业;或一路顺风顺水,不用为前途名利辗转反侧,自然会献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;或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,早已洗尽铅华,自然甘愿为了信念而不懈追求。
简单总结下,我们所竭力追求的事物,大师们或与生俱来,或视之粪土。而普罗大众们,既没有人人羡艳的出生,也没有看透一切的觉悟,“努力爬到更高的地 方”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。扪心自问下,如果我们无法拒绝水到渠成的名利,拒绝由之而来的声色犬马,拒绝世俗桥段的男欢女爱,拒绝一切形式的交流和分享, 甚至连拒绝一周的朋友圈都无法坚持,那我们凭什么成为一名大师?
既然无法拒绝,那就坦然去追求吧。毕竟靠勤奋双手获得的名利,没人会指指点点。
谈了对名利的态度,下面我们来谈谈天赋。
我崇拜过很多文案大师,但终有一天,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无法成为这样的人。我对许舜英的模仿往往沦为对中兴百货的东施效颦,我无法像李欣频那般将村上卡式 等概念玩弄得风生水起,无法与孙绍团一道将情怀与地产结合得妙到毫巅,更无法创造出像neil french那般戏如人生、痞气十足的概念。
我深知我没有天赋,不管这个天赋是得天独厚还是后天培养,总之是无法在此生唾手可得的玩意儿。
但这并没有消灭我对文案的热爱,但与以往不同的是,我的目标从“成为一名大师”变成了“做一名好匠人”。
我知道我的作品永远无法登上戛纳的领奖台,我的名字也没办法载入广告界的史册。
但至少我可以努力与设计师精诚合作,而不是被当做猪队友冷眼相待。
我可以保证我的作品没有错字,字句通顺,让客户读起来朗朗上口。
我可以追寻我的insight能够深入人心但不陈腔滥调,让受众看起来觉得: 恩,这就是我想的,但之前没有人这么说过。
之前把一句话奉为圭臬:改变你能改变的,接受你无法改变的。如今我想加一句:把你能做的做到极致。
前几日回了趟老家,看见一个做姜糖的师傅在挥汗如雨,专心致志地将糖团拉来扯去,宛如在精雕细琢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。我尝了一块,口感果然是不同凡响。
“真好吃。”我由衷地赞叹。
“哈哈,好吃你就多买点。”此时的他,仿佛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。
其实,做一名匠人,只要用心去做,也能受到他人的尊敬,并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。
成不了大师,就做好一名匠人把,努力做一名最好的匠人。(来源/简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