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藩王之乱此起彼伏:为何只有朱棣能成功?
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,但绝无重复之可能。我们从明朝几个谋夺大位的藩王身上便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一点。
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他的儿子继承皇位后能平安地稳坐江山,绞尽脑汁想了不少办法。因为他感到被选为太子的大儿子朱标为人秉性仁厚,怕驾驭不了跟他打天下 的这些人,于是千方百计地把同他一起为明朝打天下的功臣宿将们诛杀殆尽。太子朱标不忍,朱元璋就以带刺的手杖为比喻,说他这样做是替朱标将手杖的上的刺除 掉,使手杖使用起来更方便。朱标不认同,便与朱元璋发生争执,父子双方不欢而散。明洪武二十五年,太子朱标病死,朱元璋便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,准备继承 皇位。这个朱允炆也和其父朱标一样,为人行事颇有仁者之风。朱元璋虽然担心孙子以后皇位的稳固问题,但又没有别的法子,只有继续铲除他认为有可能对孙子继 位构成威胁的人。洪武三十一年,朱元璋去世,太孙朱允炆继位,是为建文帝。
但是朱元璋怎么也没有想到,他处心积虑地防着别人抢他孙子的皇位,殊料抢他孙子皇位的人竟出在他自家园内,而且还是他颇为喜欢的四皇子朱棣。结果是建 文帝削藩,朱棣造反,占了南京夺了皇位,成为永乐皇帝;建文帝遁迹江湖下落不明。像朱棣这样夺位成功,在中国历史上似乎是一个仅有的特例。但是分析朱棣夺 位的前因后果,我们看到,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;而是有其必然的、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内发挥着关键的作用。首先是朱棣势力雄厚、身份特殊。他是燕王,镇守北 疆,经过长期经营,人脉广布,兵强马壮。而且他作为建文帝的叔父,使建文帝在采取一些措施时不得不有所顾忌。如建文三年三月,建文帝方面的大将盛庸大败燕 军于保定夹河,朱棣仅以十数骑断后逃走。本来盛庸完全可以截杀朱棣,但建文帝有旨称不许“使朕负杀叔父之名”,使盛庸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朱棣逃走而不敢动 手。
就在朱棣逃走后的第二天,两军对再战,燕军列阵在东北、朝庭军列阵于西南,谁想东北风骤起,飞沙走石,燕军乘势进攻,朝廷方面大败。其次是朱元璋为防功臣 宿将篡位,将能征善战的骁勇战将绝大部份诛杀殆尽,此时迎战燕军,朝廷方面竟无能当一面之大将可用。挑来捡去,只有耿炳文等聊聊数人耳。反观燕军方面,猛 将如云,燕王本人能征善战自不必说;其子朱高煦就是一员虎将。另外如大将张玉、朱能、邱福等都是足以令朝庭方面手忙脚乱的强劲对手。还有为朱棣监国守城的 世子朱高炽,在朱棣征战在外时,发动军民,采取有效措施,打退多次进攻,确保了燕军的后方安定。其三是燕王帐下谋臣众多,且极具谋略智慧。如姚广孝等,为 燕王筹划谋略的每一步都洞悉建文朝庭之要害,使朝庭方面处处受制、时时被动。
仅以上几点尚不能保证燕王有必胜的把握,关键的是建文帝朝庭方面的“配合”很到位。一是建文帝的削藩策略极为不当,问题出在轻重不分、主次不明。本来 削藩的主要对象是燕王朱棣,但建文帝却迟迟不对朱棣采取有效具体的行动;反而首先拿几个势力较弱、对朝庭并未构成现实威胁的藩王开刀,——结果是逼迫其他 的藩王纷纷向朱棣靠拢,使朱棣俨然成为诸藩王的共主,在朝野都获得了不少的支持和同情,政治行情高涨。二是削藩动作极为缓慢,给朱棣以蓄积力量的时间和起 兵造反的口实。在开始削藩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,对主要对象朱棣始终没有采取有效的制衡和防范措施;反而在对其他藩王的削藩过程中因策略不当,措施不力,给 朱棣以起兵造反的口实。三是建文帝手下实无可担大任之人。两个主要大臣齐泰、黄子澄迂腐透顶,动动笔杆子可以,真的干起事来则是一塌糊涂。
有两件事足以证明这两人的迂腐:1.就在朝庭与燕王矛盾激化、势将摊牌之际,燕王要求建文帝放还其在朝的三个儿子,黄子澄竟然主张放归,并说这样可以迷惑 燕王云云。实际上燕王朱棣此时尚不敢举兵者,概因有三子在朝焉,生怕举事后三子被扣为人质。没想到建文帝竟然放归其三子,使朱棣不禁喜出望外:“我父子能 够相聚真是天助!”从此他便没有一点后顾之忧,可以放手大干了。2.在耿炳文与燕军相持不下时,竟然建议建文帝撤换作战经验丰富、使燕军不敢有半点轻心的 耿炳文;而换上了一个赵括式的只会纸上谈兵的李景隆。结果这个纸上将军一上任就被燕军打了个落花流水,朝庭方面损失惨重,从此一蹶不振。四是建文帝的书生 意气,实在敌不过燕王朱棣的帝王气概。朱棣一旦决定了同朝庭势不两立,便全力以赴,义无反顾。这一点从朱棣亲自带兵敢冒刀剑雷石之险上阵杀敌、冲锋陷阵中 可以看出来。反观建文帝就不是这样了,他似乎并不以战事为意,把出兵选将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齐黄二人后,自已便又同方孝儒一起研拟什么周朝官制法度去了。 综上所述,桩桩件件,建文帝行走的都是失败之着,朱棣想不成功也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