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男女都穿“开裆裤”,其实原因很简单

时间:2017-03-08来源:互联网 作者:本站整理

古代男女都穿开裆裤的原因要从中国的古代的礼仪说起。
 

在中国古 代,人们在正式场合下,应采用跪的姿势来坐,臀部放在两脚的脚跟上。如果是两腿伸向前坐着,叫作箕坐,是个很不礼貌的坐法,两腿盘起来坐也是不合适的。在 三国、晋朝及稍晚一些时候这种坐姿仍是在正式场合所必须采用的。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古代影视作品,如《三国演义》中,是可以看到在上流社会正式场合,特别是 对其它在座的人尊敬的话,一定要采用跪姿坐。以跪姿坐确是最符合礼仪态的。

 

我 们都知道有需求才有市场,以跪姿交流的生活方式对裤子有没有裆影响并不大,在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裤子的记载,但那时的裤子只有两个裤腿,裆是 不缝合在一起,是广义上的开裆裤。那时叫“胫衣”,穿那样的裤子的目的是为了保暖腿部。那时人们只穿裙子或“裳”,在冷天腿部受冻,于是就在腿上套个套 筒,这就是早期的裤子。那时的裤字写作袴,这个字的来源似乎可解释为袴是“两股(大腿)各跨别也。”按古人的解释,那时的袴是“胫衣也”,即给小腿穿个衣 服,而不管屁股。大概是因屁股肉多比较经冻。


真正的连档裤是游牧民族发明的,因为游牧民族要骑马,要是穿开裆裤是不行的。中国发现最早的连档裤是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,当时发现了2条,可追溯到 3300年前。之后连档裤传入中原,直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“胡服骑射”之后,汉族人才开始穿长裤。但最初仅在部队中流行。到了汉代,这种满裆长裤已为 汉族百姓所接受。为与开裆的“袴”区分开来,这种满裆裤多称为“裈”。颜师古在《急就篇》中说:“合裆谓之裈,最亲身者也。”也就是说裈是贴身穿着的。裤 子有了蔽羞的合裆之后,应该不需要裳了,但当时贵族阶层还是习惯于在外面再穿上裳,只有士兵及地位低贱的奴仆,为活动便捷或打仗时才单独穿裤。
 

但是连裆裤并没有因此流行起,基本只在行军打仗时才穿的,军旅中穿的叫“袴褶”,平时交流还是不穿的。直到魏晋南北朝才流行起来。
 

由 于中外文化交流频繁,受异域民族生活方式的影响,这一时期的士庶多以着裤为尚。这一时期裤子的特点就是裤脚管特别肥大,人们称之为“大口裤”,类似于七十 年代流行的喇叭裤的裤形。与大口裤相配套的则是比较紧身的“褶”,褶与长裤在当时合称“袴褶”,这是当时最为时尚的服装。到了开放的大唐,尤其盛行“胡 服”,男女老少皆以穿裤为荣。但这时的裤管已明显收束。


裤子在唐朝盛行是有原因的,因为椅子是在唐朝流行了,你想下,要是坐在椅子上还穿着开裆裤……

分享到:
起点阅读网--中国人最喜欢的网站之一。
本站信息只提供学习之用,不得用于商业行为。
Power by Copyright 2008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