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罗马第一军团消失在大汉帝国之谜

时间:2017-03-08来源:互联网 作者:本站整理
在西元前53年,古罗马“三巨头”之一的克拉苏率领大军东征安息(今伊朗东北)帝国。在卡尔莱(今叙利亚的帕提亚)地区遭到安息军队的围歼,统帅克拉苏被俘斩首,一度所向无敌的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,只有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第一军团约6000余人拼死突围了出去。
 
  此战的三十三年后,罗马帝国与安息在经历了无数次战争之后,终于签订了和约,双方开始相互遣返战争俘虏。当罗马要求遣返在卡尔莱战役中被俘的官兵时,安息否认其事。罗马人惊奇地发现,当年突围的罗马第一军团6000余人神秘地失踪了。第一军团的消失也成了罗马史上的一桩悬案,而这桩悬案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中西方史学界。
 
  镜头转向中国的甘肃,永昌县焦家庄乡楼庄子村六队的者来寨本是个不为人知的小村落,近年来却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热切关注。这是为什么呢?澳大利亚学者戴维·哈里斯提出,者来寨是古骊靬城遗址,而骊靬城则是西汉时期大汉朝安置古罗马战俘之城。一石激起千层浪,国内学者纷纷发表文章,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。
 
  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关意权在阅读中国史籍《汉书·陈汤传》时发现:西元前36年,西汉王朝的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,率4万将士西征匈奴于郅支城(前苏联的江布尔城)。征战途中,西汉将士注意到单于手下有一支很奇特的雇佣军,他们以步兵百余人组成“夹门鱼鳞阵”,土城外设置“重木城”。而这种用圆形盾牌组成鱼鳞阵的进攻阵式,和在土城外修重木城的防御手段,正是当年罗马军队所独有的作战手段。
 
  那么陈汤等人看到的这支奇特的队伍是不是就是17年前失踪的罗马第一军团的残部呢?史书上说,郅支城之战,汉军大获全胜,斩首1518人,活捉145人,受降1000余人。甘延寿、陈汤这些战俘都带回了中国。与此同时,西汉河西地区的版图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名为“骊靬”的县,同时还修建了骊靬城堡。这两大事件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关联。
  另外,《后汉书》中有一条记载:“汉初设骊靬县,取国名为县。”“骊靬”正是当时中国人对罗马的称谓。既然是“取国名为县”,那么,这个新出现的县肯定是为了安置罗马人而设置的。
 
  当初的骊靬古城如今的者来寨。现在古城已经只剩断壁残垣了,残存的城垣长不过30余米,高不足3米。据当地人讲,者来寨的这个古城墙在20世纪70年代还有近1公里长,它的高度相当于三层楼,城墙上面很宽,就像长城一样可以走汽车。80年代以后,人们纷纷将城墙上的土取下来当做农肥或筑房用,结果城墙很快就被削去了一大半,到了90年代,它已所剩无几了。当地人在炸墙取土时还曾发现过近一小土车铜钱,可惜当成废品外卖了(也有人说是被小孩玩丢了)。
 
  在这座古城遗址还发掘出了一处前后两室的汉代墓葬,前室有4件完整的灰陶、陶灶和陶仓,后室遗体的头骨旁有一撮毛发,呈棕红色,遗体下面有一枚红色纽扣。经考古论证,墓主为汉代的欧洲人。
 
  在与者来寨邻近的杏树村,村民们曾挖出一根丈余长的粗大圆木,周体嵌有几根一尺多长的木杆,专家认为,这可能就是古罗马军队构筑“重木城”的器物。邻近的河滩村则出土了写有“招安”二字的椭圆形器物,专家认为,这可能是罗马降军军帽上的顶盖。根据一件件出土文物,关教授及其合作者认定,甘肃永昌县的者来寨正是骊靬古城遗址,也正是罗马战俘的聚居地。
 
  在考察者来寨的过程中,关教授发现,尽管这里的村民们讲汉语,族系也为汉族,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有欧洲人的体貌特征:个子高大,蓝眼睛,眼窝深陷,头发呈棕色,汗毛较长,皮肤为深红色。结果发现,者来寨共有400多口人,其中有欧洲相貌特征的有200多人。他发现,这些被外人称为“黄毛”的村民很少出外做事,他们总有一种自卑感。因此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出外做事总要把头发染成黑色。
 
  经过细致的研究,当地民俗也具有古罗马遗风。当地人的葬俗与众不同,他们在安葬死者时,不论地形如何,一律头朝西方,这正是面向古罗马的方向。而且,当地人对牛十分崇尚,且十分喜好斗牛。研究者认为,这正是古罗马人斗牛的遗风。村民们在春节时也都爱用发酵的面粉,做成牛头形馍馍,俗称“牛鼻子”,以作祭祀之用。
 
  通过以上种种证据可以推论,即,在西元前53年的帕提亚战役中神秘失踪的古罗马第一军团,在东移的过程中曾被匈奴收留,后来的汉匈郅支城之战时又被汉军俘虏,最后由西汉王朝安置在骊靬城定居了下来。
分享到:
起点阅读网--中国人最喜欢的网站之一。
本站信息只提供学习之用,不得用于商业行为。
Power by Copyright 2008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