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愤!一个日本老男人娶到中国年轻女人后的无耻言论

时间:2017-03-10来源:互联网 作者:本站整理
这一切要归功于我的祖国和祖先。”49岁的日本人西村先生说,“真的,我十分感激。”
 
  刚刚结婚的西村脸上放着光彩。他的33岁的新娘是中国人,来自东北的哈尔滨。新郎对他的国家的谦卑敬意无异于承认,没有日本的经济实力作靠山,他如今可能还是孑然一身。

  他的经历折射了一种趋势。2005年,日本每17桩婚姻中,就有一桩是日本人与外国人结婚——其中大多数是日本男人与中国妇女结婚。

  日本的国际婚姻最初引起注意是在上世纪80年代,那时基本上限于农村地区。年轻女性大量涌入城市,留在农村的男人们不得不从亚洲其他国家输入新娘。

  韩国仍然是这样,和日本竞争中国新娘的最大对手就是韩国。据一位韩国记者说,地方政府急切地想避免农村人口流失,因而对国际婚姻进行补贴。

  与此同时,在日本,国际婚姻近来开始转向城市。白领城市人西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英俊而富有的西村先生在东京区拥有3套房子,但他非常害羞,不知道如何与女性打交道。他45岁时到一家婚介机构登记,他在网上看了数千张未来新娘的照片和她们的简介。

讲述:老夫少妻的尴尬,老公比我父亲还大!

  两年当中,他初步接触了许多女性,但没有人愿意与他见面。他年龄太大,且高中学历也不会给人留下好印象。“甚至从面相看上去比我大的女性,都看不上我。”他哀叹。岐阜县一家婚介所的负责人说:“当双方都是日本人时,他们对年龄就特别挑剔。男人想要孩子,他们会找35岁以下的新娘。但年轻女性不会找40岁以上的男子,哪怕他一年挣1000万日元。”

  西村先生起初通过视频电话与未来的妻子见面,接着他亲自到哈尔滨去。他们对彼此的印象不错,于是就结婚了。一等她拿到签证,就会到日本与他会合。

  在哈尔滨,记者采访了那些想找日本丈夫的中国女性。一脚踏入不熟悉的地方,她们担心吗?一名来自农村家庭的22岁姑娘说:“我听说日本生活条件好,日本男人有责任心。我有亲戚朋友跟日本男人结婚,所以我不担心。”

  为什么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还要选择日本?农村也许是穷些,但中国的城市一派繁荣,到中国的城市不是更容易找到对象吗?在中国从事国际婚姻介绍的土井健治表示并非如此,“一般的农村姑娘跟上海或北京的富人结婚的机会十分渺茫。跨国婚姻仍是走向富裕的一种捷径。”

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曦发自东京“哎呀妈呀,生孩子咋还能想那么多呢,女人不就得生孩子吗?”来自中国黑龙江的崔女士怎么也想不到,她竟然还能为解决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做贡献。

  《国际先驱导报》记者在日本成田机场偶遇崔女士的时候,她正准备回黑龙江老家看望父母。嫁到日本5年,她已经和日本丈夫育有一儿一女。潮涌日本

  其实像崔女士这样嫁到日本的中国新娘不在少数。

  据日本厚劳省2008年9月发表的《人口动态统计》,2007年日本全国共有719822对新人登记完婚,其中国际婚姻40322对。也就是说,2007年结婚的每18对日本夫妻中就有1对是国际婚姻。而其中中日婚姻总数为12942对,占国际婚姻总数的32%。其中日本夫、中国妻的11926对,中国夫、日本妻的为1016对。

  最近几年,中国新娘嫁入日本的势头迅猛,从2001年起每年都以万为单位涌入日本。她们有的是前来日本工作或求学,在日本遇到了自己的真爱;也有的是为了得到日本国籍,有目的地嫁到日本。但无论她们的初衷如何,中国女性的勤劳、传统和坚强,使中国新娘在日本渐渐显现出了积极力量。

  生育新力量

  在国际婚姻成为日本婚姻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,在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不断加剧的日本社会,中国新娘成为积极生育的“生力军”。2005年日本新生儿出生同比下降0.01%,2006年微增0.05%,2007年又呈负增长,为-0.003%。与此同时,国际婚姻,特别是中日国际婚姻中的新生儿出生人数则连年大幅上扬。2005年为4430人,2006年为4874人,2007年为5411人,增长率惊人。

  在日本,许多适龄女性排斥生育。她们或是忙于工作,或是厌恶小孩,或是考虑到孩子养育上的诸多困难。相对来讲,中国新娘的想法就朴实传统得多,结婚生子对她们来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
  崔女士就说:“我可喜欢小孩了,现在日本政府也鼓励生育,我还想再要一个呢。只不过这边的公公婆婆都不帮着带孩子,一个人带有点累,等那两个长大点再说吧。”

  崔女士和丈夫铃木先生住在东京的练马地区,丈夫是普通的上班族。她自己除了做家务带孩子以外,也打一些零工,赚够了机票钱就回国看看家人和朋友。她说老家很穷,5年前经在日本打工的朋友介绍,认识了铃木先生,觉得他人老实实在,自己又能加入日本籍,就嫁了过来。现在虽说有点寂寞,但还是挺幸福的。每年可以给老家汇些钱,现在父母也不用再受穷了,比起那些在老家受苦的姐妹们,“我知足了”。

  职场生力军

  但如果只看到中国新娘在生育上做出的贡献,未免太委屈也太小看她们了。其实她们在日本社会的其他领域也正在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“生力军”。在日本的公司企业、学校医院,都能看到中国新娘忙碌工作的身影。作为现代女性,更多的中国新娘并不甘于像日本女性一样做全职太太。更何况中国新娘中也有相当大比例是高学历、高能力的人。她们带给日本社会一股清风。对来自中国的女性员工,日本企业的评价几乎如出一辙:聪明、能干。

  孙女士,沈阳人,日本新泻县新泻市某翻译公司董事长。现在正在新泻大学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。她在读第一个博士学位时认识了现在的丈夫,一个地地道道的新泻县农民。现在,他们已经有一个女儿,过着幸福的生活。先生依然在家里种田,孙女士则一心扑在学业和事业上,不但成立了翻译公司,从事日中各种会议和活动的翻译工作,而且还担任着当地教育馆的中文教师,为对中国感兴趣的日本人讲授中文和中国文化。

  久而久之,孙女士也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“国际交流员”,获得了当地人的信任和爱戴。在当地生活的佐藤先生说:“孙桑(日语中对别人的敬称)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活力,就像我们这里的另一个太阳。她到哪里,哪里就有了生气。”而孙女士的丈夫则始终在身后默默无闻地支持她。每次翻译工作结束后,丈夫都会带着女儿去会场接孙女士。

  民间使者

  孙女士带给新泻的活力,还体现在她给当地带来的新文化、新气息。中国新娘嫁到日本,必须过的第一关就是语言关。翻译是她们的生活也是她们的工作选择,她们要翻译的不只是语言,还有文化价值观念。在山形县高田町的町政府,就有中国新娘做“生活支援翻译员”等工作。作为常勤委托职员,她们在生活、育儿、医疗等方面积极帮助外国新娘在家庭与当地社会进行沟通,解决由于文化的不同引起的麻烦和冲突。她们也把在中国受到的传统教育带到日本,把在日本的生活感受讲给国内的家人,无形中加强了中日的民间交流和相互理解。

  中国新娘用自己的善良、勤劳和聪明智慧带给了日本社会无尽的活力,成为了日本社会中生机勃勃的力量。

分享到:
起点阅读网--中国人最喜欢的网站之一。
本站信息只提供学习之用,不得用于商业行为。
Power by Copyright 2008-2018